门把手,医院环境中的隐形污染源?

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,门把手作为患者、医护人员及访客频繁接触的公共设施,往往被视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,其表面可能积聚大量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成为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点。

研究表明,医院门把手上的微生物含量远高于其他公共场所,包括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,这些微生物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传播至患者,或通过患者的手部接触传播至其他物品,进而引发院内感染。

门把手,医院环境中的隐形污染源?

为降低这一风险,医院应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定期对门把手进行清洁与消毒,建议每日至少进行两次;二是使用抗菌材料制作门把手,以减少微生物附着;三是加强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卫生教育,提醒其注意手部卫生,减少直接接触门把手后未洗手即进行诊疗操作的行为。

门把手虽小,但在医院环境中却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,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,我们能够有效降低其成为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的风险,为患者营造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门把手,医院环境中的隐形污染源?

    门把手,医院环境中的隐形污染源?

    在医院的日常环境中,门把手作为高频率接触的公共设施,往往被忽视其潜在的卫生风险,门把手表面常因患者、医护人员及访客的频繁触碰而成为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聚集地,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未清洁的门把手传播给下一个接触者,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。为了降低这...

    2025.07.16 13:02:54作者:tianluoTags:门把手隐形污染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7-15 02:35 回复

    门把手:医院隐形污染的‘传播者’,需定期消毒,守护患者安全。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8-09 22:20 回复

    门把手,医院隐形杀手?频繁触碰需慎防交叉感染。

添加新评论